令人挖山填谷500里,目的是为了在北征乌丸时,取得有利的战机,正是有了这条道路,一举解决了乌丸之患。
曹操亲率骑兵,急行三百里,在当阳追上。古人讲:,用在此处再恰当不过。那么曹操是怎样做到的呢?原来,秦汉时期已经形成了全国的陆路交通网络,曹操进一步扩大范围,为其在战斗中服务,逐渐形成了以洛阳、邺城、为中心的的交通路线。
在北方,207年,曹操令人挖山填谷500里,目的是为了在北征乌丸时,取得有利的战机,正是有了这条道路,曹操不但一举解决了三郡乌丸之患,而且对盘踞辽东的公孙康起到了极大的震撼作用。
在南方,《志・魏书・贾逵传》中记载:贾逵水陆并进行200里,深入吴军腹地。这样的速度是靠道路支持的。另外,在曹魏还有特殊形式的道路,如甬道,用来保证通行安全,提高了运输的效率。
再者就是栈道,主要是用于道路不便的山区。古代通往巴蜀的交通要道,主要有子午道(也称子午栈道)、傥骆道、褒斜道。另外还有入蜀的重要通道――剑阁道,263年,钟会伐蜀,退守剑阁,魏兵虽多,终不能越。
曹魏时期的津渡(指渡口),在战争中的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征伐过程中,占据险要的津渡,遏制敌人的咽喉。黄河上的津渡,包括仓亭津、白马津、平阴津等,在黄河的南北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曹魏在南征北讨中,很注意水道。曹魏时期,大量修渠道,如:睢阳渠(曹操主持的最早开凿的渠道);白沟(为北征,便于运粮练兵);平虏渠(为征乌丸)。曹魏在中原开凿的几条运河,并不全是人工渠道,而是充分利用了天然水道和洼地,为后来的运河体系起到先导作用。
曹魏在南北的征讨过程中,便利的交通缩短了军粮供应的周期,为战争的胜利抢得了先机。同时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北方的经济复苏创造了条件。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物质本能汇合被形容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之谜有望被破解?
- 航天史奇迹:SpaceX猎鹰9号回收火箭确定可再用
- 中日合作发现113号元素,无奈定名“日本”
- 2000岁古树将被克隆:活久见,见自己?
- 技术落后:英国关闭最后一座由本国企业运营的核电站
- 好奇号火星玩自拍:纳米比沙丘尘埃布满火星车
- 科学家发现唤醒大脑机制:大脑中的觉醒开关
- 汪星人第六感:总是趴在南北朝向上排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