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对天下奇闻怪事感兴趣,那么奇闻网是您必须要关注的网站。奇闻网是一个专门介绍世界各地奇闻怪事的网站,它涵盖了UFO事件、灵异事件、未解之谜、世界之最、奇闻趣事、天下奇闻、恐怖故事、考古发现、宇宙奥秘、吉尼斯记录等多个方面,它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面广,为您带来了无数神秘之旅。在奇闻网上,您可以了解各种国内外UFO事件的报道,包括UFO目击、不明飞行物体的照片、视频等各种神秘事件。您还可以了解到各种灵异事件的报道,包括鬼魂附身、异象出现等各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同时,奇闻网还收集了大量未解之谜的
7828
0
2023-05-09
世界真奇妙
在我国古代的文献及传说中,“女扮男装”的传奇故事脍炙人口:花木兰代父从军,谢小娥佣保复仇,黄崇嘏赋诗辞婚,以及韩氏女、李杰妹驰骋疆场,孟丽君、冯素贞夺魁科场等佳话广为流传。而我们再考稽历代文献,可以发现也存在许多“男扮女装”的现象。 然而两相比较后我们却发现,在“女扮男装”的故事中,主人公大多为动机纯正、行为端谨、可歌可泣
56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近年来,关于是否应该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发掘的争论一直不绝于耳。支持者和反对者各陈其词,互不相让。其实,自古以来就有很多人对古代帝王的陵墓感兴趣,盗掘者比比皆是,他们的目标就是那些为数甚多的陪葬品,那些存世稀少的文物和奇珍异宝。据记载,秦始皇陵前后也曾遭遇过多次盗墓活动。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水,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
73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雍正是否毒死皇父?一种说法是:康熙帝是喝了胤送的人参汤被毒死的。这话从伦理、法理、情理讲,既悖于情,也不合理。从当时的具体环境、周围条件分析,既违背史实,也绝无可能。 雍正是否逼死生母?《大义觉迷录》说:“逆书加朕以逼母之名。”看来当时雍正“逼母”说流传很广。雍正生母乌雅氏,生有三个儿子:胤、允祚(5岁死)、允祯。传说:雍正继位后,将允祯调回北京
68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北周灭北齐后,北齐后主高纬及其左皇后冯小怜,右皇后穆黄花等被押解到长安。不久,高纬被杀,冯小怜被当做战利品,赐给代王宇文达为妾。宇文达非常宠爱她。宇文达的正妃李氏,是李询的妹妹,她与冯小怜争宠,冯小怜恃宠,几乎把李氏逼迫死。隋取代北周后,冯小怜再次成为任人宰割的羔羊,隋文帝把她赐给李询。李询的母亲知道冯小怜曾迫害过自己的女儿,乘机对她百般虐待,“令着布裙配舂”。不堪凌辱的
54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古人几岁开始上学 现在孩子一般六七岁入学,古代大体在8岁至15岁之间。现代家长忌讳的“八岁八糊涂”的入学年龄,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岁入学的,如东汉哲学家王充、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等。 《大戴礼记·保傅》称,“古者年八岁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但《尚书大传·略说》则称“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学、小
60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依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当年(公元1368年)年底即下诏篡修的《元史》记载,成吉思汗之死很明了,病重不治:“(公元1227年)秋七月壬午,不豫。己丑,崩于萨里川啥老徒之行宫。”《元史》总编辑、一代大文臣宋濂,仅仅用了20个字,就交代清了一代天骄“崩”的过程。但,文字看似言简意赅,实则语焉不详,因此后世一直弄个明白,成吉思汗到底怎么死的;蒙古民间传说,成吉
57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目前比较通用的说法是《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后世中国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众之烧戒疤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 在十多年前看过的一本佛教书籍中,对戒疤的起源有另外一种解释,认为这种解释似乎更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宋末,蒙古军队一路南征,所到之
56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衫子与汉代袍子有区别 黄强表示,魏晋时期的服饰比较宽大,体现出“褒衣博带”的时代特点。魏晋时期的内衣因纵情放纵,故而疏松宽大。 魏晋时期玄学盛行,重清谈,人们更是吃药成风,服用五石散。服了药物,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皮肤干燥,衣服与皮肤摩擦,容易溃烂,必须穿着宽大的衣裳,以避免皮肤的溃烂。所以必须“褒衣博带”,“魏晋人服饰的飘逸,并不
60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因其疆域主要包括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部分地区,地处我国西北部,所以,历史上称之为“西夏”。 西夏是公元11世纪至13世纪以古代羌族的一支——党项族为主体,包括部分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封建割据政权
57
0
2017-05-17
考古发现
因为它将“阶级”带进了家庭、带进了枕边、带进了亲情之间,强行把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分成了压迫和被压迫的两类,这实在是中国人的劣根性。 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对姬妾制度提出了异议。《易经》言:“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然而人性平等的主张强不过享乐主义和独裁专制,姬妾制度仍然存在,并且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规矩。 姬妾制度仍然存在,并且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
64
0
2017-05-17
考古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