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三峡地区面积最大时代最早的炼锌遗址
炼锌长江边旧景今重现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忠县临江二队炼锌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研究结果表明,这是目前三峡地区乃至全国发现面积最大、时代最早的古代炼锌遗址。
忠县临江二队炼锌遗址位于重庆忠县洋渡镇沿江四社、长江右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北临长江,南靠缓坡,东临水扬溪,西隔小冲沟与沿江四队墓群相望。遗址南高北低,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40~60米,埋藏面积约1.5万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为2100多平方米,共清理各类与冶炼相关的遗迹125个,出土陶、瓷、铁器、铜器等遗物700余件。
出土“崇祯通宝”乃三峡地区明代中晚期炼锌遗址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大地,是此次遗址发掘的项目领队。据他介绍,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1637年)中关于用泥罐“开炼倭铅”的记载和配图,是我国有关炼锌技术的最早记载。忠县临江二队炼锌遗址出土了“成化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纪年款的瓷片,遗址第9层中还出土了一枚“崇祯通宝”。出土的冶炼罐中没有清代炼锌遗址常见的瘦长型冶炼罐。
图为出土的“成化”款瓷碗和瓷片。图片由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提供
李大地说,以往在三峡地区考古发现的炼锌遗址群主要分布在重庆市丰都、石柱等地,忠县临江二队炼锌遗址的发现丰富了三峡地区炼锌遗址群的材料。考古专家通过将出土器物与丰都县铺子河、庙背后等遗址的出土器物进行比较后推断,临江二队炼锌遗址时代为明代中晚期。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