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在诸葛亮光辉下的最强外交官,孙刘能联盟全靠他

lier|
124

  虽是乱世,却人才济济,文如、等,武有、、等(太多啦,不一一例举),可搞外交的人相对就少些。其中蜀汉有这么一位堪称外交家的人才,对于蜀吴缔结同盟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个人就是邓芝,而他一开始不过是一名小小管理员。

  邓芝是南阳郡新野(今河南新野)人,末年,邓芝远走偏安一隅的益州,想躲避战乱。谁知益州也不消停,他只得在郫县找了一个“邸阁督”的工作聊以安身。这邸阁督也就是军粮囤积所的管理员,虽然自己胸有大志,可无人赏识,回想自己的先祖――协助统一大业,居之首的,邓芝内心想必,不过,风云突变,历史给了邓芝一展才能的机会。

  当时的益州,跟正闹的不可开交,在张松的怂恿下,请来英雄帮自己抵御张鲁,胸怀天下的刘备趁此机会“笑纳”益州。接手之后,刘备各处视察,到郫县时,遇到邓芝,被邓芝的谈吐、胆识深深打动,于是越级提拔,从一名管理员升为郫县县令。

  邓芝的才能在县令的职位上得以展示,很快,被刘备升迁为广汉太守。邓芝为官清廉,办公认真,任内政绩不错,顺理成章地被刘备调入朝中当尚书。

  此时三国的局势岂是一个乱字了得?孙刘联盟因为降曹、关羽被杀而瓦解,且结下深仇,刘备磨刀霍霍御驾亲征,收拾孙权。刚接班的看到孙刘两家相争,乐得取“渔翁之利”,乘势分兵三路南下,势压东吴。孙权压力山大,手忙脚乱,赶忙接招,虽则西边打败刘备,可北边却吃了败仗。

  权衡利弊后,孙权给曹丕递交了悔过书,语气诚恳地表示错在自己,愿意交权,自己“寄命交州,以终余年”。曹丕就呵呵了:“喊你把儿子送来‘作人质’,你都几番推诿,现在这情况嘛......”孙权好歹也是一方英雄,怎么愿意把儿子送去给别人当人质呢?于是,孙权决定放下自己胜利者的姿态,跟刘备和好,派出使者去白帝城。

  刘备为报仇吃了大败仗,损兵折将,病倒在白帝城,看到孙权求和,为大局考虑也只得接受孙权的建议。只是不久后,刘备病逝,继位,辅政的诸葛亮继续与孙吴结盟的大事,苦于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一日,邓芝向诸葛亮进言:“现在主上年幼,应当派出使者跟孙吴结好。”诸葛亮眼前一亮:“我一直在寻思这事,没想好派谁去,现在知道了。”“谁啊?”“就是您了!”诸葛亮一句话,把邓芝推上了外交官的位置。

  邓芝被加上“中朗将”的官衔,就起程去孙吴。虽然是特别加升的官衔,可孙权看不上眼,根本没啥兴趣,邓芝在小旅馆里一等就是好多天,还是得不到孙权的接见。不过,邓芝可没有因为孙权的怠慢而心怀不满(如刘璋手下的张松一般,受了的冷落就撺掇主子挑起事端)。这也是他身为外交官的首个优点。

  邓芝提笔给孙权写了一封信:“臣这次来,不只是为了蜀,也是为吴,既是替蜀办事,也是帮吴的忙啊!”邓芝摆脱自己蜀国的身份,站在孙吴的立场讲话,加之语气不卑不亢,,立即吸引了孙权的兴趣,终于下令召见。这是邓芝又一个厉害的地方。

  一见面,孙权就直言相告:“我不是不想跟你们和好,只是你们的君主太年轻,地盘又小,万一曹魏来攻,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呀,所以我有点迟疑。”孙权这话不好对付:承认,那么结盟的事就没啥指望了,而且责任还在己方;但否认又显得不够坦诚,刘禅确实年轻,家里地盘也小嘛。这事眼看要办砸了,幸亏邓芝是个超凡的外交家,他的回答妙极了。

  既是结盟,当然把两家绑在一起谈,邓芝不承认也不否认,而是找准切口:“魏国是大,但咱两家合起来也有四个郡呢(其实自家就一个益州郡)。而且您是盖世英雄(顺便拍一下),诸葛亮也是杰出人才。蜀有天险,吴有三江,如果联合的话,进可以攻取天下,退可以与魏鼎足而立。大王要是向魏称臣,自己要去上朝不说,还得把儿子送去当人质,如有不从,魏肯定会来讨伐,那时我国乘势顺江而下,到时江南一片大好之地,就没您什么事了......”

  指出两家合作的美好前景,点出孙权的痛点(送儿子当人质,),再展望一下不结盟的孙吴惨痛结局,只能说邓芝不仅口才一流,心理战术也玩得非常到位。听了邓芝的一番话,孙权深思良久,心服口服地一拍大腿:“你说得太对了!”随后,孙权果断与蜀国和平相处,而断绝与魏国的往来,孙刘结盟迈出关键性一步。

  后来,邓芝又一次被派往吴国,进一步商谈结盟之事,孙权又玩起心眼,问邓芝:“如果我们两家打败了魏国,那么两个君王一起治理国家,好像很不错耶!”这问题有点逗比,顺着孙权的意思说,就太假了;但是否定的话,到时谁做?这不是挑战孙权的信任底线吗?

  邓芝却删繁就简,直言相告:“,地无二主,如果魏被打败,蜀、吴的君王都各自修仁德,而臣子各为其主,必定擂起战鼓,到那时争战才刚刚开始。”孙权听后笑了,邓芝的坦诚,让他钦佩,对蜀汉也更加信任,结盟之事进一步作实。黄龙元年(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时,蜀吴的同盟条约终于签订。

  邓芝为蜀汉与孙吴的结盟奔走多年,立下,对蜀汉政权来说,意义非常重大。他坦诚、睿智的个人魅力,受到孙权的激赏,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孙权曾说:“和合二国,惟有邓芝。”这是对外交官邓芝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