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这种东西生活中很常见,每周甚至还来几顿,煎炒蒸炸都行,而且味道很好,但是它却是考古学家工作时最不想见到的东西。甚至考古界还流传着“不怕遇到僵尸鬼,就怕看到臭鸡蛋”的说法,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古人建造墓穴,自然是要建造的比较严密,便于自己死后能安稳地待在这里,也防止后世晚辈前来盗墓,扰了清净。一般墓室会自成一个格局,形成一处与世隔绝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一些陪葬物都能够得到保存。就比如我们熟知的兵马俑,据说在刚刚开采出来的时候,还是有着彩绘的,但时间长了就慢慢脱落消融掉了,才变成我们在博物馆见到的这种全体呈土黄色的样子。
想必有些读者也猜到了,鸡蛋也是如此。在漫长的岁月中,鸡蛋即使处于密闭的环境中,仍避免不了腐烂,而蛋白质腐烂最容易招揽微生物,尤其是细菌。鸡蛋壳本身就十分易碎,买鸡蛋回家都怕磕了碰了得小心翼翼地托着。更何况这种在墓穴中历经上千年风化腐化的残壳呢?里边的细菌足足有上千年之久,谁也不清楚沾染到人身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一触即发怕是形容它的最好词汇。
还有一个原因,历史上遗留千年的鸡蛋也是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价值,要好好保护,前文也说了蛋壳经历千年变得异常脆弱,即使十分小心的用刷也十分容易导致蛋壳脱落,里边的物质更是早在岁月中消逝,整个蛋也只是有一个薄薄的壳,若克再碎了,拿什么做研究呢?所以,一般在考古中见到古代遗留下来的鸡蛋,考古学家都不会去直接触碰,会把他们先好好地保存起来,为日后的研究考古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