愣头青太监冒死向慈禧进谏

lier|
366

要说一个大丈夫能顶天立地,小小的太监也有撑得起场面的。不要说他是愣头青,但这股爱国劲儿,确实得让人反思。不过得罪慈禧老佛爷的人,一定会没有好果子吃的。国家二字如果在贩夫走卒看来就是那么回事,即便是大清的头号人物慈禧,脑子里也始终闹不懂这个概念。或许妇人之见,只在那短短的桌尺之余,天天看着自己那两百道菜打圈。但她身边就有这么一个小太监,叫寇连材,虽然被净了身,但是还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头脑。 

说来这小太监寇连材,还和慈禧有一段缘分,聪明能干,机灵,刚入宫的时候就在梳头房做事了。他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婚事,可是由于父辈遭人陷害家道落魄了,为了糊口,恰巧经过一个宫里的太监介绍,毅然净身进宫。怎么说,太监都会有那么一段悲惨史,谁又心甘情愿去动手术来维持家计?由于能干,他还兼当了会计还有奏事处的活计。从而他的腰包就开始慢慢鼓起来了,但他并没有靠什么下三滥的手段,是靠着自己的智慧与双手赢得了上司的认可。  

渐渐地,慈禧越来越喜欢这个小太监。于是,慈禧就选了这么一个机灵的心腹,派到了光绪的眼皮底下做事,有个啥事也好通报自己。但是他实在有个愣头青的筋,这就是两头都讨好,但两头都不瞒着谁。以至于,光绪的一些异常举动他会告诉慈禧。那么他是一个愣头青也指使他,向慈禧的这种卖国求荣的许多做法又非常不满,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只能告诉光绪帝慈禧的种种不轨行为。  

至于说卧底,由于慈禧没有选对人,反倒被卧底。在和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以后,让整个中国沸腾了起来,康有为和梁启超等那些先进分子频频上书。要求变法,只是这光绪的能力确实有限,上书并没有成功。但此事确实给慈禧她们一些守旧派一记响亮的耳光。老子管事,你们这些娃娃还吃奶哩!当然,慈禧不会轻易饶了他们,也包括光绪。这就是权力与荣誉的诱惑,致使忘记了自己的根本。所以,这事很可怕,那么人就更加可怕了起来。

寇连材看着光绪帝他们研究变法的事,打心眼里痛快,支持他们。但是受到那些顽固分子的阻挠,让变法看上去那么弱不禁风。这让小太监寇连材心里好一阵翻腾,每天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这些事,茶不思饭不想,只是他想多了,因为自己不过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太监。谁说当了太监,就不能当大丈夫?这种委曲求全的日子他最终是受够了,甚至让自己痛不欲生。于是他脑袋就像被一头驴踢了一样,愣头青咱就当到底吧,不就是死!他先连哭带闹地烦着慈禧,其实是好言相劝。但慈禧哪会听得你一个小太监在这胡言乱语,这次被慈禧怒斥而退。  

寇连材的自尊心被击败了,但又一次燃烧起了爱国之心。他连请了五天假,和父母辞别,将自己在宫中潜心写的一个小册子交给了弟弟存了起来。然后他回宫以后,将自己那些腰包里的钱一发而空,给了他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的小太监们。那么,他的创作就是在关闭那扇卧室的房门以后进行的。在那狭小的空间里,他的思绪得到了无限的放飞。可以说字字珠玑,写的是国民的心声,吐的是那国民的哀怨。这一程奏折,其实就是在投了一封自己写的自杀信。老佛爷看完昔日自己心腹太监的奏折后,简直就像点燃了一颗炸弹,整个屋内火药味十足。大怒道:“你个太监,胆敢言事?可知本朝成例为死罪!”此时寇连材仿佛就是那英雄附身一样,坦然以对:“奴才知死,已经无惧什么,只希望能唤醒您的觉悟。”慈禧为了出这口反对自己的恶气,将寇连材关押在内务府。然后召见了内务大臣和工部尚书怀塔布,要求对太监寇连材立即交于刑部,斩首示众。  

就这样,就好像一位老大娘拿着把菜刀,去宰一只无力的鸡一样,但她杀的只是这位太监的肉体,他的灵魂居然得到了升华。在那日头照大地的时刻,在那铡刀未落的时刻,太监寇连材凝神远望,向着宫殿拜了九次,向着自己的父母深深地叩上一头。然后就在百姓的哀叹中,洒下了壮烈的鲜血。梁启超也为他作了一个传“如诸宦者,亦可随六君子而千古矣!”人们为了这个曾经被生活所迫净身的人感动,为了他这种爱国舍生取义而哀叹!小小一个身躯,也藏着忠国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