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霍去病死因,身为天之骄子却英年早逝究竟为何

lier|
39

都知道在古代西汉有着一位英勇杀敌却英年早逝的军事家,他就是霍去病。曾说过“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言壮志,带领战队俘虏匈奴后自己却离开了人世。下面为你揭秘霍去病的故事。

1、霍去病的简介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2、霍去病是怎么死的

历史记载霍去病是病死的。一个年仅23岁,统领千军万马的天之骄子,一个带领800铁骑,就能在匈奴腹地横行无忌的骠骑将军,竟然死了。

17岁两出定襄、19岁三征河西、21岁纵横漠北。纵观中国军事史,如此年纪就获得如此战绩的,唯此一人。

对于他的死历史上一般有3种说法。

(1)据说是在漠北之战中匈奴人将病死的牛羊等牲口埋在水源中,因此水源区产生了瘟疫。而霍去病在此处饮食了带有瘟疫的水,而后病倒。可霍去病死在元狩六年,漠北战后2年。什么瘟疫得病后2年之久才发病死人,而且霍去病还凯旋而归在京城待了很长时间。

(2)因为他杀死李敢,而汉武帝为庇护他让他去朔方城避避风头,在他前往朔方的途中感染了瘟疫而死。这到有可能,可瘟疫一般是大规模传播的,但这次历史提及病死的似乎只有霍去病一人。

(3)在漠北决战中他身先士卒十分骁勇,但遭人冷箭因而身受重伤,大军为隐瞒此事将霍去病偷偷送回长安,但医治无效死亡。这肯定不对,前面说过,漠北决战是2年前的事了。而且相信霍去病的手下也不敢瞒报,大军决战主帅受伤,什么人敢瞒报。

3、霍去病英勇杀敌的故事

河西走廊位于甘肃境内,地处祁连山北,龙首山南,因处于黄河岸西,故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其南北分别为世代居住着游牧民族的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因而河西走廊是连接中原和西域的重要通道。

这样一块对中原王朝意义重大的地区,在最初的时候,却一直控制于游牧民族手里,直到汉武帝时期,才被中原王朝控制,并且在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基本上没有离开过中原怀抱了。而河西的归入版图,一位惊才绝艳的19岁少年居功至伟。

霍去病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元狩二年,19岁的霍去病先后两次出击河西地区,两次如摧枯拉朽般横扫匈奴诸部。其中第二次时,给了匈奴毁灭性打击,歼敌32000多人,俘虏6000多人,其中包括五位匈奴王,以及王子、相国、将军等贵族100多人。

这一战给了匈奴人极大的心理震撼和创伤, 匈奴人哀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而驻守河西的浑邪王和休屠王,则成为匈奴罪人,盛怒之下,匈奴单于伊丰斜为了转移内部矛盾,企图杀了浑、休二王,得到消息后,浑、休二王面临两难境地,一边是强悍的大汉雄师,一边是自己的老大,两边都想置自己于死地,内外交困的二王经过反复权衡,决定投降西汉,保住性命。

元狩三年,浑、休二王正式上表汉武帝请降,在中国历史上,这样大规模,成建制的受降,之前从未发生过!这是何等的荣光!不过汉武帝这时候还是保持了清醒的头脑,汉武帝不知是真降假降,半信半疑之下决定做两手准备,一方面接受投降,另一方面,派精锐部队策应以防有诈。

那么派谁去呢?论起对匈奴人的心理震慑,又有谁比得上那位19岁的少年呢?结果,匈奴人果然降而复叛,休屠王突然临阵率军哗变,而浑邪王也犹豫不决。

一个19岁少年,面对这样的危局,显然,奏请汉武帝指示已经不可能,只能自己拿主意,他沉着的安排好身上的精骑,接着以无法想象的魄力带着几位随从,只身前往匈奴大营。

霍去病直面浑邪王,带着无畏的气势,恩威并施,陈明利弊,其强大的气场,以及在战场上对匈奴人的重创,最终说服浑邪王,斩杀休屠王,率领所辖的四万之众全部归降大汉。是为“河西受降”。

笔者无法想象,一个19岁的少年,霸气和气势,威严与从容,是怎样从一张本该稚嫩的脸上显露出来的,这样一个年纪,被赋予这样的历史使命并完美完成,令人叹为观止。

当匈奴人直面霍去病,眼见令无数匈奴人夜不能寐,寝食难安的汉家英雄,居然是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时,又会生出怎样的感叹?他们或许在设想未来几十载的悲惨命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