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建成水下博物馆

lier|
39

  在长江上冬显夏隐了1200多年的“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白鹤梁题刻,18日建成为中国首个水下博物馆,人们可以随时来此一睹其千古风姿。
  位于长江江心的白鹤梁题刻石梁全长约1600米、宽约25米,共165段,18尾石鱼雕刻记录了1200多年来72个枯水年份长江水位资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3万多字真迹题刻,被誉为“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和“水下碑林”。
  新建成的“无压容器”水下博物馆的建造方案,是由7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提出的。其核心是利用工程压力原理,在白鹤梁题刻比较集中的中段东头70米左右的上面,修建一个内外都有水的无压力保护壳体,将长江水经过过滤后再注入保护壳体内。
  水下博物馆的建成使得三五年江水退潮时才得见一次的白鹤梁题刻可以随时“欢迎”世人。游客在长江岸边的陈列馆内可操纵水下28个摄像头实时观看题刻,还可通过约90米的隧道式自动扶梯,下到40米的江底,穿过140米的水平交通廊道,在保护体内长约77米的参观廊道中,透过23个参观窗口尽情欣赏。游客甚至还可以在蛙人的陪伴下,通过减压舱进入保护体内,与题刻“亲密接触”。
  这一结果来之不易,10多年来,中国38家单位和机构参与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设计、施工等工作,总投资达1.89亿元。
  由于工程难度大和时间紧迫,为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广泛运用和创新了许多中国乃至国际上的高新技术,包括第一次采用LED光芯照明系统、第一次在基本建设中采用不燃电缆、第一次采用水下循环水系统,以及水下施工中的诸多创新技术。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荣誉馆长、三峡重庆库区文物保护领导小组组长王川平说,白鹤梁题刻水下博物馆是三峡库区文物中工程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投资最大、涉及学科最多、参加院士最多的保护工程,在中国乃至全世界而言也有重要创新和借鉴意义。
  1974年巴黎召开的国际水文工作会议上,白鹤梁的科学价值得到世界公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其是“保存完好的世界唯一古代水文站”。2006年底,白鹤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现已列入中国预备申报名录。
  葛修润院士说,白鹤梁题刻是长江水文、区域及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历史水文资料,也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目前所发现的时间最早、延续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枯水水文题刻,只有原址水下保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各方价值。而且白鹤梁题刻还有很多谜尚未解开,应该原样保存下去,留待后人去研究。
  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建成开放,标志着三峡库区大规模文物保护工作进入尾声。四大“国宝”中的张飞庙、大昌古镇和石宝寨已于白鹤梁之前陆续建成开放,库区各区县博物馆也大多完工,三峡博物馆群雏形初现。
  在地下文物保护方面,截至目前,发掘面积已超过12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超过15万件,其中珍贵文物1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