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月5日电(记者熊润频)安徽省六安市日前首次发现一座西汉时期诸侯王大墓。专家分析,此墓的墓主极可能是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这将为汉代历史研究提供重要资料,汉朝的诸侯王陵墓葬制度也有望进一步揭开面纱。
记者从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为配合国家重点工程合(肥)武(汉)高速铁路的建设,安徽省考古队在六安市三十里铺镇双墩村境内考古勘探时发现两座并列的西汉时期大墓。
从今年3月开始,安徽省考古人员对其中一座大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目前,此座大墓封土已经揭开,近期将进入墓室发掘阶段。
根据发掘的情况来看,该墓封土巨大,墓葬为“黄肠题凑”结构,保存完好,在全国也较为少见。
专家介绍,此种“黄肠题凑”属于西汉诸侯王陵特有的葬制,目前这类墓葬仅在北京、石家庄、扬州、长沙等地有发现,均为诸侯王或王后的陵墓,在安徽尚属首次发现,说明墓主等级很高,属于当时诸侯王一级的人物。
该墓同时出土了漆木器残片、五铢钱、玉器、金箔、银箔、封泥和植物种子、果实以及铜壶、铜车轴、木马、木俑等。其中,部分出土文物上发现的铭文为研究古六安王国提供了线索。
根据文献记载,六安西汉时为六安国封地,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封胶东康王少子庆为六安王(共王),历五代,王莽时绝。专家们综合分析推测,此墓的墓主极可能是西汉六安国第一代“六安王”刘庆。
“六安王”大墓的发现,引起了六安地方政府和安徽省文化厅及文物局的高度重视,相关工作人员对大墓现场及出土文物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
国家文物局专家分析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汉代诸侯王室的墓葬制度等有重要意义。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