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湖北楚墓出土2400年前随葬干鱼
考古人员最近在湖北荆州的夏家台墓地258号墓随葬品中发现了十多条随葬的干鱼,虽然历经2400多年,但部分鱼肉还没有腐化,鳞片与鱼刺清晰可辨。
干鱼鳞片鱼刺清晰可辨
今年7月,施工人员在荆州区楚源大道荆州中学新校址施工时,发现一批古墓葬。经荆州市考古队勘察,这里分布着从战国到唐宋时期的400多座古墓葬。
8月,荆州市考古人员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陶器等文物。目前,夏家台考古现场已发掘385座古墓,其中80%都是战国墓。258号墓是战国中晚期一座中型楚墓,距今约2400年,比历史文化名人屈原约早百年,是古墓中保存得最为完整的。
荆州中学新址考古工地领队田勇介绍,该墓葬头南脚北,外一椁内一棺,椁板四角一改本地多见的“井”字形,为方方正正。12月25日上午,考古人员取走椁板,看到内棺棺盖南部,有一叠物品,经考古人员仔细查看竟然是4条干鱼,鱼的中间撒有疑似稻谷,均保存完好,清晰可辨。下午,考古人员又在墓葬头厢找到9条干鱼和一些动物骨头。
田勇介绍,这13条干鱼从形态上看是野生鲫鱼,有的从鱼腹剖开,有的则从鱼背剖开,巴掌大小,鳞片与鱼刺清晰依然。这些干鱼的剖法以及风干程度,跟荆州当今流行的阳干鱼很相像。据了解,所谓阳干鱼的做法就是把鱼用盐腌上,然后再放到太阳下晒干。
不少网友在看到干鱼图片后惊呼:除了颜色变黑,看起来同我们平时吃的阳干鱼没什么区别。有网友笑称楚人是吃货,数千年前就知道做阳干鱼。
目前,考古人员已经从夏家台258号墓葬发掘出陶器、漆木器、丝绸等文物30余件(套)。
千年干鱼为何不腐烂
历经2400多年,鱼肉虽然大部分腐化,但仍清晰可辨。夏家台258号墓中的干鱼何以保存至今?这些鲫鱼为何出现在古墓中?干鱼还可继续保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