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葬,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悬崖上凿数孔钉以木桩,将棺木置其上;或将棺木一头置于崖穴中,另一头架于绝壁所钉木桩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故名。悬棺葬工程艰险,耗资大,主要在贵族中盛行。
专家解读悬棺之谜
“ 悬棺”一词,来源于梁陈间顾野王(519~581)“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太平御览》卷47引)一语。
1946年中国学者考察四川珙县、兴文悬棺葬时,始将此词作为专称。
悬棺葬遍及川、黔、滇、湘、桂、粤、浙、赣、闽、皖等省,主要存在于福建 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兴文、筠连、镇雄、等县。与珙县悬棺葬并存的还有崖画。
各地发现的悬棺葬,葬具与年代各不相同。福建武夷山地区的多系整木挖制的船形棺,属春秋、战国之物。这一地区白崖悬棺的随葬品有龟状木盘及大麻、苎麻、丝、棉纺织品残片、残竹席等。四川珙县、兴文一带的多系整木挖制的长方形棺,其上为人字坡盖,属元、明时期之物。珙县洛表悬棺的随葬品以衣服为主,其上装饰繁缛,随葬的竹筷上写有汉字。
悬棺的悬法:
棺葬式是一种处置死者尸骨的特殊方式,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地区。对这种富有深厚文化涵容的悬棺葬式,存在着许多令今人无法解释的困惑之处。比如,远古时代的人们到底是用什么办法把装有尸体和随葬物品、重达数百公斤的棺木送进高高的崖洞里去的,就是一个令人“难捉摸”的问题。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