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名妓赛金花晚年饥寒而死
赛金花走的下坡路之快,让人无法想象,唏嘘叹息。她34岁和40岁先后两次嫁人,并没有给她带来好运,甚至是维持过一种平常人家平稳的生活也不可得。1922年,她的第二任丈夫去世,她带着从民国初期就一直跟着她的保姆顾妈,搬到了北京一条叫做居仁里的小胡同的一所小院。那是靠近天桥的贫民窟。赛金花的日子如江河日下,八大胡同彻底抛弃了她,人们已经无情地遗忘了她。
不过,瑞士作家赵淑侠采访晚年的冰心时,冰心曾说自己见过垂暮之年的赛金花,那时的赛金花,“漂亮看不出了,皮肤倒还白净,举止也算得上大方文雅;意外的是,赛金花居然跟来访的美国记者用英文交谈了几句。”
民国名妓赛金花晚年饥寒而死
1936年11月4日凌晨四点左右,赛金花落寞凄凉而亡。正是冬日,寒风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紧紧地攥住了一床破棉被的被角,来抵御逼在窗外的朔风的如刀呼啸。
第二天清早,来这里巡查的一个叫普玉的片警,听见了顾妈的哭声,才走进小院,看到了这样凄惨的情景,他颇有新闻头脑,不是立刻打电话报告自己的上司,而是先通知了报社。接电话的是当时《立言报》的编辑吴宗祜,《立言报》立刻停机改版,以最快的速度发出了独家新闻。很快,全北京城都知道了赛金花悲惨死亡的消息。赛金花再次走进了北京人视野,而这一次背景已由八大胡同变成了居仁里,身份从一个传奇人物转为一个饥寒而死的孤老太太。那一年,赛金花62岁。
民国名妓赛金花晚年饥寒而死
《立言报》一出,京城的名流才又忽然想起赛金花来,纷纷捐款捐物,让赛金花得以不错地被安葬。据说,棺材是由吴宗祜出面,先到梁家园的鹤年堂棺材铺赊的,掌柜的一听死者是赛金花,破例半价优惠。张次溪(民俗史学家)倡议把她葬于陶然亭,得到大家的赞同。题写墓碑的,现在有人说是齐白石先生,其实不确,当时,许多名流竞相要求题写这座墓碑,如清末的翰林张海若、沈元潜,书法家邵章、张伯英,雕刻家寿石公等,但都未成功,最后书写碑石的是潘毓桂。大概因为他是个丑名昭著的大汉奸,后来人们不愿意提起他,便张冠李戴地安在了齐白石的头上吧?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物质本能汇合被形容为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之谜有望被破解?
- 航天史奇迹:SpaceX猎鹰9号回收火箭确定可再用
- 中日合作发现113号元素,无奈定名“日本”
- 航天飞机成为历史?美国不玩印度玩
- 2000岁古树将被克隆:活久见,见自己?
- 技术落后:英国关闭最后一座由本国企业运营的核电站
- 好奇号火星玩自拍:纳米比沙丘尘埃布满火星车
- 科学家发现唤醒大脑机制:大脑中的觉醒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