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9年1月21日,麦克唐纳ROTSE IIIb望远镜捕捉到一次非常明亮的宇宙闪光事件,科学家本来计划通过望远镜的广域视角扫描大部分的天区,寻找超新星爆发,但突如其来的明亮闪光让科学家大吃一惊。初步的观测表明,这可能像是一颗恒星爆发或者伽玛射线暴现象,于是该团队认为这可能是一个超新星事件,并着手寻找超新星的宿主星系,其距离我们大约30亿光年。
当恒星进入黑洞的引力控制区后,强大的引力将其拉伸,形成一个扁平状的结构
为了进一步确定其身份,科学家提出使用紫外波段进行分析,并动用了斯威夫特望远镜寻找线索。匈牙利塞格德大学科学家Jozsef Vinko是本项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他认为我们发现这个不明闪光后推测这可能是一颗超新星,当我们不断通过其他手段验证时,我们意识到这个结论可能是错误的,这很有可能是一起超大质量黑洞吃掉一颗恒星的现场。团队成员Craig Wheeler来自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超新星小组,他认为射电图像出现了黑洞巨大引力拖拽并把恒星“拍扁”痕迹。
这颗恒星进入了黑洞周围的引力控制区,恒星的一侧在强大引力的作用下被拉伸了,形成了一条线的外观,恒星并不立刻落入黑洞中,可能形成了一个物质盘,但黑洞注定要吞下这颗恒星的大部分物质。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