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艺妓的

lier|
63

  日本艺妓(Geisha)产生于17世纪的东京和大阪。最初的艺伎全部是男性,他们在妓院和娱乐场所以演奏传统鼓乐、说唱逗乐为生。大约1750年左右,出现了第一个女艺伎。18世纪中叶,艺妓职业渐渐被女性取代,这一传统也一直沿袭至今。21世纪初的数目减少到一两千人,而且几乎全部局限于东京和京都,顾主仅为最有钱的商人和最有势力的政客。

  在东京等关东地区称为“芸者(げいしゃ,Geisha)”,见习阶段称“半玉”;在京都、大阪等关西地区则称为“芸妓(或写做“芸子”,皆读做げいこ,Geiko)”,见习阶段称“舞妓(或写做“舞子”,皆读做まいこ,Maiko)”。而在明治时期以后,“芸妓(げいぎ,Geigi)”这种读法越来越普遍,成为现代标准日语读法。艺妓

  艺妓

  日本浮世绘中的艺伎在日语中,“妓”字保留了传统汉语的用法,既可代表女性艺术表演者,亦可代表女性性工作者。而艺的“妓”是指前者,因为艺伎在原则上是艺术表演者,并不从事性交易。但在现代汉语中,多把“妓”字直觉关联到性交易方面,因此才有了“艺伎”这种以避讳为目的的现代汉语翻译写法。日语中的“伎”是指男性表演者,如歌舞伎,所以有人主张“艺伎”才是正确的中文翻译写法,以示区别。[2]

  艺妓(Geisha),如同其他日本语名词一样,没有不同的单数或复数变异。艺妓一词,由两个日本汉字组成,“芸 (gei)”意味着“艺术”,“者 (sha)”代表着“人”或“行为者”。艺妓最字面的翻译是“artist(艺术家)”、“performing artist(表演艺术家)”或者是“artisan(技工)”。艺妓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是geiko(芸子),这通常是指从日本西部而来的艺妓,也其中包括来自京都的。艺妓

  艺妓

  学徒中的艺妓通常被称为舞子或舞妓(maiko),字面上是“初出牛犊的舞蹈者”或是“半玉(hangyoku)”。“半玉”,意味着他们只能够得到相当于真正艺妓的一半工资;更通用的术语“御酌(oshaku)”字面上理解为“斟酒之人”。白色的妆容、精致的和服以及舞姬发型都是艺妓最受欢迎的形象特征。进入艺妓圈的女人必须要从舞妓做起,有机会的话她的职业生涯可以一开始就是艺妓。然而不管是哪一条路,在出道成为舞妓或是艺妓都要经过一年的培训。无论是作为舞妓还是艺妓,21岁以上的女人通常都被认为年龄太大。然而,那些成功登上舞台的舞妓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享受到更多的威望。

  折叠着装

  艺妓的服装是十分华丽的和服,做工、质地和装饰都十分上成,因此也异常昂贵,一般在5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3.052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达1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6.104万元)。

  京都舞妓的服装更是著名,悬落飘逸,称为“だらりの带,(而艺妓的带结为二重太鼓)。重量相当沉重,扎束之间需要相当大的力气,所以常常由称为“男众”的男性仆役来帮忙。

  舞伎的特殊穿著与化妆舞伎及年轻的艺伎所穿之和服称为“裾引き”,从腰带到裙摆间的一段称为“漾”。艺伎的腰带结在身后,不像妓女那样结在前面。在外行走时,舞伎及年轻的艺伎一定会将左手压在这一段上面,有“卖艺不卖身”的含意。

  尽管艺伎的服装被归类为和服,但事实上却与传统的和服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和服后领很高,通常能把妇女的脖颈遮盖得严严实实,而艺伎所穿着的和服的衣领却开得很大,并且特意向后倾斜,让艺伎的脖颈全部外露。

  艺伎化妆也十分讲究,浓妆的施用有特殊的程序,用料也以传统原料为主。最醒目的是,艺伎会用一种液状的白色颜料均匀涂满脸部、颈项,因此看起来犹如雕饰华美的人偶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