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图说梅兰芳1930年美国行 献唱百老汇

lier|
86

  1930年农历二月初八,梅兰芳和他的二十位同事,乘船由上海奔向美国。那艘美国游轮现如今早已变成废铁,但在那一天的清晨,汽笛声响过后渐去渐远的“加拿大皇后”号却永远地留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


  今天很多外国人来北京肯定得看京戏,可在民国初年那会儿,西方人把进中国戏园子当作是丢身份、不体面的事,这样的情形直到1915年美国驻华公使偶然地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才有所改变。美国公使Paul Reinsch离任前说了这样一句话:“若欲中美国民感情益加亲善,最好请梅兰芳去美国一次。”他的这番话打动了梅兰芳,于是梅兰芳和他的一些好友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准备。


  1930年,北京的梨园行“元旦开台”,戏迷们把戏园子坐了个满满当当。戏虽看得过瘾,不过不少戏迷的心里还是觉得缺了点什么,因为他们非常喜爱的梅兰芳梅老板没露面。


  1930年2月8日,纽约的一家报纸上出现了这样一行标题:“受五万万人欢迎的大艺术家梅兰芳来到纽约了!”1930年的2月16日,京剧就是在这里第一次登上了美国的戏剧舞台。


  梅兰芳当晚演出的剧目有:《汾河湾》、《剑舞》、《刺虎》等。当时的美国人仿佛是一夜间就接受了梅兰芳和他的表演。梅兰芳在纽约一炮而红,两个星期的戏票三天内便预售一空,以致后来不得不又在国家剧院连演了三个星期。大萧条的美国被梅兰芳迷住了。5美元的票价被票贩子们炒到了15美元,算得上是大萧条时期百老汇的天价了。
 

  梅兰芳在美国的每场演出结束后,谢幕常常要多达十几次。观众提出要上台和梅兰芳握握手,梅兰芳答应了。可几十分钟过去后,还有很多人拥挤着等在后面,后来剧团里的人仔细一看,才发现许多握完手的人又重新上来再接着握手。


  当时的美国对梅兰芳有这样的评论:


  “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这对孪生子从未相遇过,但现在他们毕竟相遇了,这一情况体现在梅兰芳的身上。”


  “对我来说,梅兰芳首先是个舞蹈家,我在看他表演《红线盗盒》的剑舞时,总代表性地思考到他的舞蹈已经达到一种最高的境界。”


  “梅兰芳在舞台上出现三分钟,你就会承认他是你所见到的一位最杰出的演员,像这样的艺术过去在纽约压根就没有看见过。”


  “在美国,每几年里必定有一个夺冠军的人,包括政界、工商界、学术界在内,这是一个最引人注目的人。这一次夺冠军的这个人一定就是梅兰芳。”


  在以后的半年时间里,梅兰芳在西雅图、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和檀香山等地继续演出,梅旋风在萧条时期的美国也越刮越大,到处是如痴如狂的观众,赞誉不断的评论,觥筹交错、仕女如云的招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