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20多岁时,患了眼疾,又死了父亲,由于无钱治疗,他的眼病不断恶化,三十五岁双目失明,从此,人家便叫他瞎子阿炳。阿炳是江苏无锡人,精于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共留下《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等3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3首琵琶作品,其中《二泉映月》获20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近年来在外国人的眼中,《二泉映月》几乎成了中国二胡音乐的代名词。作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间艺人,阿炳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劳动人民贫苦的生活和丰富的情感,深得人民的喜爱,但是在旧社会,他由于出身卑微,一直没有登台表演的机会。在1950年无锡市的一次春节晚会上,这位饱经磨难的老艺术家终于获得了登台演出的机会,阿炳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50年9月25日,也就是录音后的第23天,是无锡牙医协会成立大会的文艺演出。这是阿炳平生第一次面对话筒演出,也是惟一的一次。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因此,这次演出也成为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绝响。他因此成为世界上登台最少的演奏家。 阿炳因为1950年那次录音保留了他创作的六首乐曲:即今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这是一件万幸的事情。作为民间艺人,他艰苦的一生也许只是有史以来无数血泪人生其中的一次。幸好他有了一个机会,不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用音符来表达,还能借助音乐这种工具来感染其他的心灵。 人物简介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8月17日)阿炳出生在无锡雷尊殿旁 “一和山房”阿炳 (1893-1950)。后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4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 1914年,阿炳21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恶习,34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二胡,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1939年,阿炳与江阴农村寡妇董催娣结为夫妇。 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弊,抨击当时社会的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来吸引听众。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编唱《 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了《义勇军进行曲》。 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许多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 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人物评价 阿炳的一生如戏剧般充满情节的跌宕。据说他生平唯一留存下来的影像,只有一张日伪统治无锡时期“良民证”上的标准照。相片里那个带着盲人眼镜,形容枯瘦的中年人,在一顶破毡帽下面的面孔,透着生活的艰难和沧桑。也许命运给阿炳的磨难,正是成就他那些动人心魄乐曲的缘由。这个华清和的私生子,生来就被剥夺了家庭慈爱的权利。当他的生母无奈地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抵抗世俗的歧视,这个孩子性格中一些隐秘的部分已经可见端倪。在外寄养几年的少年回归生父华清和的身边,他的眼光所见之处,也许有更多的是不解的疑惑。我从资料中知道,他是叫着“师父”来到当道士的父亲身旁。华清和自号雪梅,精通各种乐器。阿炳勤学苦练,不久就熟练地掌握了二胡、三弦、琵琶和笛子等多种乐器的演奏技艺。此刻阿炳还当自己只是个蒙受好心人照料的孤儿。然而当他长到21岁时,阿炳突然在华清和因病去世前明白了自己的身世。 往后的日子说来也令人唏嘘!无锡城中道观洞虚宫里雷尊殿的新任当家道士华彦钧似乎放任自流,吃喝嫖赌甚至吸食鸦片。荒唐的生活带来荒唐的结果:因为梅毒侵害他瞎了眼睛,丧失对道观的控制。流落街头后,族人安排江阴的农村寡妇董彩娣来照顾他。世事就是这样矛盾。痛苦绝望中的阿炳没有破罐子破摔。再往后的日子里,一个说唱时事,在街头卖艺,以“瞎子阿炳”闻名的创作型民间艺人新生了。有一篇当时见证人的回忆文章说,日本人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彩娣曾外出避难,在上海的昆曲班仙霓社担任弹奏三弦的琴师,其间甚至还在当时拍摄的电影《七重天》里表演了一个群众角色! 对这件事情,黎松寿先生在他的回忆文章里说:1950年9月2日,我和妻子陪着杨荫浏、曹安和两位先生找阿炳录音,那天从晚上7点半才开始录。录音的时候,阿炳因为身体很不好,手劲也不够,琴也是临时找的,所以录音保存下来的《二泉映月》并不是效果最好的。阿炳的最后一次演出是1950年9月25日,也就是录音后的第23天,好像是无锡牙医协会成立大会的文艺演出。阿炳支撑着病体出门,由于他走得慢,到会场时演出都快结束了。我扶着阿炳走上舞台,坐在话筒前面。这是阿炳平生第一次面对话筒演出,也是惟一的一次。阿炳一开始是弹琵琶,后来台下有人叫着要阿炳拉二胡,我和妻子就叫阿炳注意身体,不要拉。阿炳说了一句:“我给无锡的乡亲拉琴,拉死也甘心。”接着就拉起了他不知拉了多少遍的《二泉映月》。我记得满场都是人,连窗户上也站满了人。演出结束的时候,台下掌声和叫好声不断,阿炳听见就脱下头上的帽子点头示意。 80多年前,无锡街道的上空常常飘扬着阿炳卖艺乞讨所奏响的琴声。阿炳故居他的即兴演奏,不仅成就了《二泉映月》这支自述式的悲歌,更主要的是它摆脱了那种赏玩式的心态,上升为一种与我同在的共命运感。对人世的关怀,对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难,使一些人很容易地把他和贝多芬相提并论。不是说人活着多么艰难,或者古人挂在嘴边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而是真切的自己的行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是一部心灵史,它折射了人之所以要站立的原因。我在阿炳音乐里常常感觉到的,在那一瞬间,就是能分清许多是非。我记忆里有过一段介绍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的文字,说他在第一次听到《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流着眼泪告诉别人:“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阿炳因为1950年那次录音保留了他创作的六首乐曲:即今天已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这是一件万幸的事情。作为民间艺人,他艰苦的一生也许只是有史以来无数血泪人生其中的一次。幸好他有了一个机会,不仅能够用自己的双手,用音符来表达,还能借助音乐这种工具来感染其他的心灵。 二泉映月简介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碧草如茵,野花遍地。山脚下有一股涓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天上明月高悬,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 阿炳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音乐历程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生。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托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曲。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终年57岁。双目失明后,阿炳的命运在其眼前一片漆黑的一刹那,被确定下来了,他已没有了丝毫挣扎的余地,身上的力气全用尽了。 阿炳故居华彦钧精通各种乐器和道家音乐。而阿炳幼时便表现了罕见的音乐天赋,在他10岁那年,父亲便教他迎寒击石模拟击鼓,练习各种节奏(后成为当地有名的司鼓手)。12岁那年,阿炳开始学吹笛子,父亲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且在笛尾上挂铁圈以增强腕力,后来索性将铁圈换成了秤砣;阿炳在学二胡的时候,更加刻苦,琴弦上被勒出血痕,手指也拉出了厚厚的茧,阿炳演奏用的二胡的外弦比一般弦粗壮得多,这与他常年练习分不开的。 17岁时,阿炳正式参加道教音乐吹奏,他长得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人们誉称为“小天师”。他开始走上了那条上街卖艺、乞讨为生的末路。他融入了中国普通百姓里命运最悲惨的那一类人的行列。 乞丐那常年不变的身份标志是:草绳子、破衣烂鞋和一只等待施舍的瘦骨嶙峋的手,一只发黑的手,以及听天由命的微微佝偻的肩背,遭遇饥饿和寒冷、遭遇人们白眼或辱骂时的默默无语以及肮脏的外表——这其中有一部分细节或许是作戏剧性的伪装的——为生计所迫,但阿炳没有过这类琐屑的伪装。在妻子董翠娣的照应呵护下,他每天外出时仍旧尽可能穿上家中仅有的地体面的衣裳,虽然大多数破旧不堪,但都经过缝补、洗干净了。他的手总要比别的乞丐洗的干净,他毕竟是卖艺的,而且仍是无锡城里技艺最出众的艺人。 他正式启用艺名 “瞎子阿炳”行世——“灵感”来自大街上。这一艺名是经他本人首肯的,说明了他面对自身境遇的不咸不淡的心态,其中亦有一些处乱不惊的自我解嘲,一种骨头很硬的幽默感。 阿炳故居这时的阿炳已经超越了生,进入了死亡的崇高境界。他默默地放弃了一部分生命的嘈杂和欲念,在为自己的死亡作准备。他生命的后二十多年,都给人以这样一种心情宁静坦然的感觉,而他生命之中的前后五十多年,则给人以暴烈与宁静、炽热与冷漠的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中间的七八年,恰好以他一右一左相继失明的眼睛为痛苦醒目的界线。尘世的一切得失善恶、利益冲突都随光明世界的骤然退却而永久消逝了,剩下的则是一个无色无欲、永恒的黑夜。这永恒的黑夜渐渐给予这名乡村纯朴的孩子以一种新鲜而奇异的力量。现在,他倚赖于这种清醒而孤寂的力量,坚如磐石地支撑着自己伤残的身躯在市井中活着,活下去! 一年一年地持续着他那人类音乐史上最惊人的一个流亡者灵魂的杜鹃泣血般的吟唱。他的每一曲吟唱都为他换来每天的饭食,但更多的获取,却是他那在畸形社会的压迫下,仍然顽强跳动着的一名歌者的心灵。他从未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即使在双目失明的不幸遭遇里。他属于人类中少数几名真正坚信并且最终看到了神圣曙光的人。很少有人能够在生命中悉心领悟,并且学会死亡这一门具有罕见的诗意的课程,阿炳却学到了! 当他行走在他那风雨飘摇的人生途中,他承受了一切人所可能承受的最离奇非凡的痛苦,这痛苦凝聚起来,最终成为他内心或灵魂世界里一种别人难以超越的境界,而在这一超常境界里,死亡慢慢地成了他手指间的一段和弦,一段纯美之极的歌声,那歌声直插云霄,萦绕在虚幻的九天之上。暴风雨过去了,留给世人的是一片雨过天晴、明净碧翠的世界。阿炳又在他那双瞎掉的眼睛里面,找回了自己年轻的心情,和从不知道人生的得失轻重的一个混沌初开的快乐少年的世界! 闲暇时,他用的最多的乐器,仍是那把家传的红木胡琴,经常拉的乐曲,也仍是那首象征了自己一生命运的《二泉映月》——温柔、凄苦、文雅、愤恨、宁静、不安诸多情感相互交织的宛如夜之皓月一般的乐曲。他将此曲视为自己的眼珠一样重要。他仍在不断地修改它,对乐思、节奏加以润色,他要在自己的遭遇上再追加上一段遭遇:音乐的遭遇!同样,他也想在痛苦上再追加一种痛苦:音乐的痛苦。这一切,正是艺术臻于完善的崇高境界! 在他出入酒肆茶楼所用的节目单上,这首曲子暂时用的题目是:《惠山二泉》——一直到他临终的前半年,他才以一名创作者的胜利的口吻,向外人宣布,它的名字叫《二泉映月》。 阿炳把自己的生命锤炼成了东方的树阴下或广袤的荒漠中的一潭深水。夜晚的月光下,远看,黑乎乎一片,无声无息,甚至有一点猥亵、肮脏;近看,或者在大白天里走近它,却是一汪泛动着无数微风和涟漪地澄澈明净的清泉……汩汩的清泉源自大地的深处,源自自然神秘且深沉的怀抱。 这里,同样验证了诗人布罗茨基的两段话:“磨砾速度是作者的自画像,更是对天体物理透彻的理解……”“他奔跑,直至找到空间。空间的尽头,他撞上了时间……” 有关阿炳生平的另一个令人叹惋的情况是,在他眼睛瞎掉之后,无锡城里的人似乎就失却了关于他的记忆。大家都心照不宣了,包括他的同行和熟人以及喜欢听他拉胡琴的人,都觉得这名从小孤儿出身的道士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是的,他不会再有所作为了,除了沿街乞讨卖艺,就只好坐在家里等死了。阿炳三十多岁以前,别人还能够方方面面说有关他的好多事情:他小时候的顽劣, 他的父亲,他那位谜一般消失的生母,以及他长大之后的逛妓院,出入三教九流云集的场所等等……三十几岁之后,别人至多提起他是哪一年去世的,或者在酒肆茶楼中卖艺的情景。甚至,有的人碰巧很偶然地在街巷中碰到阿炳夫妇,竟会瞪起很吃惊的眼睛大声说:“嗯?这个人还活着?”仿佛迎面撞见的是他的前世。 因而,资料中的或民间传说中的瞎子阿炳,在双目失明上街卖艺之后的生活,阿炳就留下了大段大段令人遗憾的空白。例如,1928年到1937年之间漫长的十年,阿炳夫妇就仿佛从无锡街头消失了;或者,他成了街头巷尾沦落到生活最底层的穷卖艺人形象的一个抽象符号,一个人们司空见惯却视若无睹的街头景象。往往是佝偻下身子的董翠娣在前面走,用一根细竹竿或一把折扇牵着丈夫的手;高个子、神色苍凉而傲慢的阿炳走在后面,身上背满了各种乐器,他因为眼睛看不见,挺直的上身痛苦地僵硬着,不像正常人走路那样,头部和肩背略略前倾——瞎子阿炳走路的姿态反而是颇为滑稽地要往后倒。看不见的双眼朝天,本能地向往更为辽远的空间。 另一方面,这漫长的十年里,他的生活也因为有了这个叫董翠娣的女人——一个做他妻子的女人的照顾,很多事情,就相应地有了规律。宛如山林里跌荡的瀑布,流泻到了深深的谷底,阿炳的生活进入了一片平静如镜的水域。 阿炳成年以后的性格里有一种惊人的隐忍,对世道人心深刻的怀疑,这和他孩提时代的天真顽皮恰成对比。阿炳是经历了生命中最大限度的悬殊的火与冰境界的人。他让这一境界以音乐的形式渲染出来。他把对人世、生命的终极见解,凝聚在胡琴或琵琶的弦上。华彦钧幼丧母,由同族婶母扶养。8岁 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 等活动。他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冲破道教 音乐的束缚。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 22岁时父亲去世,他继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后因交友不慎,沾染上宿娼、吸毒的恶习,35岁时双目先后失明。为谋生计,他身背琵琶、胡琴,走上街头,自编自唱,说唱新闻,沦为街头艺人。 阿炳40岁时,与寡妇董催弟(彩娣)同居。每天下午在崇安寺三万昌茶馆门前围场演唱。他敢于切中时 弊,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吸引听众。民国16年,无 锡发生四一四反革命事件,他当即编唱了《秦起血溅大雄宝殿》,揭露国 民党右派血洗总工会、杀害秦起委员长的暴行。一二八事变发生后,他又 编唱《十九路军在上海英勇抗击敌寇》的新闻,并用二胡演奏《义勇军进 行曲》。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们的爱国热忱。 他的许多新闻唱出了群众的心声,深得一般市民的喜爱。每天晚上还走街 串巷,手操二胡,边走边拉,声调感人。 蜚声国际乐坛的《二泉映月》, 就是这一时期创作的。日军侵占无锡后,阿炳和董催弟一同到双方老家避 难。不久赴上海,在昆曲班仙霓社担任琴师,弹奏三弦,并在电影《七重 天》中担任表演群众角色盲人。这时他创作的《听松》,是一首气魄豪迈、 情感充沛的二胡独奏曲,倾吐着不愿当亡国奴的爱国主义热情。民国28年 重返锡城,再操旧业。他每天上午去茶馆搜集各种新闻,回来构思创作, 下午在崇安寺茶馆门前演唱;夜间在街上拉着二胡,演奏他创作的《寒春风曲》。他的琴艺十分高超,可将琵琶放置在头顶上弹奏,还可以用二胡 模仿男女老少说话、叹息、欢笑以及鸡鸣狗叫的声音。抗日战争胜利后,曾禁止他在崇安寺的固定场所说唱新闻。民国36年,他肺病发作,卧床吐血,从此不再上街卖艺,在家以修理胡琴为业,艰难度日。 阿炳1949 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乐曲获得新 生。1950 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研究和保存民间音乐,委杨荫浏教授等专程到无锡为他录制《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3 首二胡曲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3首琵琶 曲。1950年12月12日病逝,终年57岁,始葬于无锡灿山明阳观旁的道士 墓地。1983年10月,重建新墓于锡惠公园映山湖旁。阿炳所创作、改编 以及承袭的乐曲,后来由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汇编成《阿炳曲 集》问世。 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时,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唱片,作为国家赠送外宾的礼物之一。世界公认阿炳是中国 杰出的民间音乐家。 在音乐欣赏活动《二泉映月》后,可向幼儿介绍作曲家的一生,让幼儿体验音乐的内涵。 音乐特点 江苏无锡惠山的一泓清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吐他坎坷的一生。 继短小的引子之后,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片段1)。第二乐句只有两个小节,在全曲中共出现六次。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片段2)。 进入第三句时,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他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二泉映月》是著名的民间盲艺人华彦钧(阿炳)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 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阿炳故居他自幼在音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作者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联系到阿炳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从音乐中我们可以感到作者在借景抒情、感叹身世时,还流露着对旧社会进行控诉的愤懑之情。在《阿炳曲集》中曾这样介绍:“他在双目失明之后……用音乐形象来描绘他想象中旧时曾目睹的美丽风景”,“但当时感到的却是周围漆黑的一片。这就使得他在宛转优美的旋律中,时时流露出感伤凄凉的情调来”。 《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把人们带进了一个深沉的意境中去。主题音乐使人联想到一个拄着竹棍的盲艺人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徘徊流浪,无限伤感,无尽凄凉。 《二泉映月》就是在上述音调的多次变奏下逐渐展开构成全曲的,它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到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乐曲的后半部分,音乐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积聚起来的感情迸发了,乐曲推向高潮,强烈而激愤,显示了阿炳特有的气质和魄力。这是作者对旧社会愤怒控诉的声音,它深刻地反映了阿炳倔强、刚毅的性格,表达了他对黑暗势力不妥协的反抗和斗争。 《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它是中国一位穷苦盲艺人的传世杰作,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 华彦钧墓 阿炳墓华彦钧墓,华彦均艺名阿炳。位于无锡市锡惠公园内惠山东麓映山湖边。华彦钧,即“阿炳”,民间音乐家,1950年12月病殁,葬无锡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无锡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山东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市博物馆,彩墓碑由中国音乐研究所、无锡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 1986年由无锡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华彦钧雕塑 看二泉映月这个雕塑很多人都塑造过阿炳的形象,大多凄苦不堪,一副苦大深仇的样子。我以为那不过是表象,恰恰更认为阿丙其实很享受他的自来腔。他虽然生活在社会底层,但不是在乞讨,而是以艺养身,是一门能够讨生活的手艺。一般我看到很多人做阿丙的雕塑,基本不大愿意看那种苦象,都差不多的样子。阿炳 无锡要在阿丙的故居,也就是他出生的道观做纪念馆,当时请了雕塑家钱绍武做了华彦钧拉二胡的雕塑。我很意外的看到一副悠然自得的二泉映月,尽管他的衣服破旧,他的脚赤裸在寒风中,他的形容枯槁,但他已经沉浸在自己的乐声中,飘荡着他的褴褛,正是一种情到深处的舞蹈。这个青铜铸造的雕塑好象表现乐声的一个长调,因此动作显得舒展而放开,并准备随时收回去的动作,让人感受到那种有起伏的曲调。当然,人们评价二泉映月就是阿炳的写照,这个是当然,所谓乐由心生,他的音乐已经和整个身心联系在一起了,他所表现的其实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即使在苦难之中,也放不下那种悠然的情趣,不过自己实在过的不怎样,而且也没法改变这种生活,因此也就不经意地透露出那种忧伤的蓝调。其实人生一直都这样,有朱门酒肉,也有流落街头,当权贵们在华灯中高声豪笑,哪里知晓昏暗处饥寒交迫。一个总是存在很大差距的社会总是那么的令人无奈,这种无奈几千年来人们都没法改变,即使很多人试图努力过。-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