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漂亮,那得花多少钱。”“这么干净,都舍不得放农具了。”“如果这窑是我的,我会搬回来吗?”……在新改造的地坑窑洞内,58岁的三原县柏社村村民同根才东看看,西摸摸,既感慨又纠结。
昨日,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暨论坛在西安落下帷幕。作为本次大展的主要内容,主题为“为农民而设计”的柏社地坑窑洞改造项目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
已经习惯了地面楼房生活的农民,还愿意搬回专家眼里低碳、环保的窑洞吗?农民随意的传统生活习惯能适应如此精装修的城市风格住宅吗?“为农民而设计”的背后,也是一次理想和现实冲突的再现。
被弃窑洞一“拾掇”不输别墅
在本次大展前,柏社村村长郝作成的窑洞被专家看中,成了参加本次大展的7个被改造窑洞之一。雕花窗棂、便利的上下水、种满雏菊的院子,还有平时放针线的老木盒,重新摆放后,散发出了独特的艺术气息……给记者的感觉很现代,很有艺术品位。郝作成也坦言,他从来就没想过,窑洞原来还可以这样设计,一点不输给城里的别墅。
在搬出窑洞之前,郝作成曾在窑洞里住了30多年,当大家都纷纷走到地面盖楼房时,郝作成也离开了窑洞。“不出来不行呀!”郝作成告诉记者,地坑窑洞冬暖夏凉,很舒服,但在地下同样意味着不方便,尤其是用水、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一旦遇上暴雨,还有生命危险,“更重要的是,随着大家生活变好,如果你还住在窑洞,人家就会认为你家很贫穷,结果娃都讨不到媳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大部分村民,尤其是老年人都表示了对窑洞的怀念,不过,他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和郝作成一样的无奈。
柏社村由于拥有200多个保存完好的地坑式窑洞,每个窑洞面积都在上百平米以上,从而坐拥“天下地窑第一村”的美誉。但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极个别的窑洞还有村民居住外,绝大部分的地坑窑洞都已经废弃,破烂不堪,堆满了杂物,个别窑洞甚至沦为饲养牲口的地方。
延续低碳特点改造基本不用水泥
“选择柏社地坑窑洞作为‘为农民而设计’的主要项目,是因为关中的窑洞文化独树一帜,展示出了一种生土环境的分布状态,是中国古老穴居文化的本源民居。”中国美协环境设计艺委会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张绮曼表示,他们组织了中央美院、北京服装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及西安美院对柏社地坑窑洞进行改造,除了探索传统生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延续当地文脉。
在张绮曼眼里,地坑窑洞的原生态、环保、低碳就是现代最流行的文化,是一种可续持发展的生态建筑,“农民为什么搬出去?我们只要解决了他们担心的东西,我想,他们是愿意搬回来的。只有有人住,窑洞文化才能活起来。”
7号窑的设计师、西安美院学生刘威告诉记者,对这些窑的改造,主要是在功能性及空间上做文章,对窑洞空间做了合理配置,卧室、厨房、客厅“各自为政”,并专门设计了原来没有的洗手间。同时为了满足农村生活的特点,窑洞特别设计了很多具备储物功能的空间。同时,为了提高居住的舒适性,还专门在院子、小露台设计了喝茶聊天的地方,“为延续地坑窑洞原有的低碳特点,所以改造基本不用水泥,大都采用当地的原材料。给窑洞带来独特文化、艺术气息的装置品,也大都是从农民家里淘来的,古朴又有地域性。我们希望将现代生活方式引进窑洞,又不破坏固有的传统生活模式。”
村民希望能吸引游客带来盈利
“改成这么漂亮得花多少钱呢?”在挨个看完7个窑洞后,极其羡慕的同根才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记者发现,几乎每个参观新窑洞的村民都有这样的感慨。同根才甚至断言,如果只需要一两万的话,他相信很多村民都是愿意住回窑洞的。但现实是,改造具备同样效果的窑洞,至少得七八万元。
村民愿意住回去,对张绮曼等专家而言,这才是实施这个项目的最终目的。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冲突的,张绮曼也承认,费用是这个项目进行的最大障碍之一。而在著名环艺设计师、西安美院副院长郭线庐看来,传统观念占主导的观念才是最大障碍。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村民惠克明曾矛盾地说,虽然他愿意住进来,但住进来之后会有很多问题,“以前在卧室里就把饭吃了,现在还得到厨房做饭,再把饭端到餐厅去吃;以前洗完脸,洗脸水往院子随便一泼就行,现在得拿到洗手间里倒。都是个麻烦呀!”
项目负责人、西安美院环艺系主任吴昊也认为,现代生活理念和农民传统生活习惯的冲突是必然的。在接下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种矛盾会一直持续,且短时间内难以解决,但如果通过这个项目能让农民意识到自觉保护生土窑洞的重要性,并在全国范围内达到一定的民居保护示范作用,那也是一种成功。
不过保护意识同样和现实是矛盾的。在采访中,许多农民都表示,他们现在持的就是观望态度,如果在政府的主导下,这7个改造好的窑洞能吸引游客来,带来盈利,那么他们就算借钱也得把窑洞保护、开发起来甚至住回去,但如果仅仅是做成“博物馆”,对已经习惯了地面生活的人而言,还不如就把窑洞当储物间用来得合算。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